□文/摄 本报记者 邢汉夫
(资料图片)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发展,改造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一次“脱胎换骨”,一个个原本老旧的居民小区经过改造后重新焕发生机,打造更具归属感、舒适感的小区环境,提升居民幸福感。哈尔滨市住建部门将老旧小区改造作为践行主题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哈市改造老旧小区1005万平方米,惠及14.1万户,现已陆续启动施工。
老旧小区展新颜。
老小区换新颜居民舒心住
平整宽敞的水泥路、粉刷一新的墙面逐一映入眼帘,整洁的环境让人耳目一新。这是记者6日在哈市闽江小区看到的一幕。闽江小区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年久失修,庭院道路破损严重,不少居民家中出现不同程度漏水透寒问题,管网严重老化,居民改造意愿强烈。对此,哈市去年将该小区纳入改造范围。目前,该小区改造已接近尾声,预计月底前全部完工。
“改造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出行方便了。”在此生活了近20年的居民张大爷说,原来小区里道路破损严重,一下雨就泥泞不堪,出行非常不便,改造后再也不用担心雨季出行难了。
闽江小区内有一处中心花园,花园内的水池及喷泉因年久失修早已废弃,雨水汇集而成污水池,滋生蚊虫,脏乱差现象严重。在征求意见中,小区居民迫切希望对该区域进行重新规划。
“在该区域改造过程中,我们将全民健身理念融入其中。”哈市闽江小区改造工程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改造后中心花园恢复使用功能,周围增设慢行步道,让百姓在舒适的环境中健身娱乐。
老旧小区改造施工现场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在闽江小区改造施工中,项目部采用“BIM+智慧工地”的施工理念,即用互联网+大数据,监控老旧小区改造全过程,收到了良好效果。
记者走访中了解到,闽江小区改造后将设置智能访客管理系统、智慧养老抚幼设施系统、电子巡更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可视对讲系统、环境检测系统、智能停车充电系统、智能停车管理系统等,进一步通过线上开展智慧餐饮、智慧社区服务、智慧适老适童服务,让小区提升到新建住宅小区的智慧水准。
截至目前,哈市已启动实施老旧小区改造4539万平方米,占总量的74%,涉及群众65万户。
改造后的老旧小区。
创新模式助力旧改提速
老旧小区改造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如何又快又好推进项目建设,成为哈市住建部门尤为关注的问题。对此,哈市今年认真分析总结过去三年老旧小区改造中的经验和教训,采用由施工单位牵头,与设计单位组成联合体的EPC模式,力求通过强化参建单位间的合作,解决以往施工与设计单位对接不及时、设计服务不到位等问题。
“所谓EPC,通俗地说就是由工程总承包商按照合同的要求对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进行总承包。”哈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它的优势是通过总承包商的有效组织,最大限度地整合设计、采购、施工及各类资源,达到缩短工期、降低投资、节约成本、保证质量的目的。
为确保该模式顺利实施,近日,哈市住建局成立调研组率领首批EPC中标单位负责人,分赴部分城区,与各区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等进行了施工前的全面对接。“为保证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施工质量和进度,在入场施工前,我们要全面落实EPC中标单位与区政府和区住建局的三级对接制度,从而建立设计单位、实施主体和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联系,从设计方案源头开始全面做好改造内容的完善和提升。”哈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走访中了解到,为有序推进今年旧改工作,哈市对2023年改造计划的1630栋楼逐个踏查摸底,召集街道、社区、物业、规划设计单位和居民代表,召开民意调查征询会、改造方案评审会、民意调查座谈会210余次,组织设计院对14个示范小区开展背对背方案设计,通过比选,优中选优,最大限度满足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管家”请进门服务上台阶
为杜绝老旧小区在改造后出现“回潮”、各种脏乱差现象又卷土重来的问题,哈市加速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后的物业管理工作,以有效保证今后小区设施设备维护到位,环境卫生清洁到位,实现后续长效管理。
紧邻新疆大街的哈市平房区道路队小区是一个开放式小区,1991年进户。“小区原先是‘晴天扬土,雨天踩泥’,单元门都锁不上,楼道内到处是小广告。物业弃管,环境一直很差。”业主刘富强说。小区完成改造后,选聘了新的物业公司接管。记者随机询问了几名业主对物业服务的看法,业主还比较认可。一位业主告诉记者,“原先冬天下雪根本没人清,大家要踩出一条小道通行。去年冬天,下雪清得很及时。”
哈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落实后续物业服务长效管理机制,提升物业服务质量,哈市先后出台《关于加强改造后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工作指导意见》《关于切实做好实施改造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工作的通知》。改造后的老旧小区公共区域停车实行收费管理,收取的停车费用,除用于日常管理费用支出外,结余部分需单独立账管理,用于本小区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养护。今后,相关部门将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监督检查,巩固改造成果,形成物业需求与服务良性循环。